欢迎来到随州外国语世界杯竞猜高新校区!返回主站
  • 高新校区
  教学教研

以研促思,发展数学思维——随州高新区外国语世界杯竞猜小数组
2022-03-15 15:55:49   来源:    点击:

以研促思,发展数学思维

——随州高新区外国语世界杯竞猜小数组优秀课例展示

图1.png

  一、研究背景

  纵观小学教材,无论在哪一个数学领域,计算都占有大量篇幅,其次才是把数学计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而现在的教材,并没有把解决问题作为例题,很多实际问题都出现在习题中,需要教师去整理,把典型的题型当做习题去新授。教师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把习题中的解决问题当做练习去处理。虽然学生会解答,但多为模仿。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不能精准的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遇到没有见过的题型,模仿就失败了。

  故此,小学数学的解决问题新授课,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我们去研究,拿出一般的课堂范式,上好解决问题课的新授课,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把“问题解决”作为课程目标,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能探索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问题解决”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展开课程内容的一种有效形式,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形式和应该具备的能力。

  三、研究目标

  1.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

  四、课例分析及行动流程

  课例负责任人:邹莹

  成员:邹莹、吴紫慧、吴芬芬、马月央、汤屿、何晓红

  课例报告:吴紫慧

  拍照摄像:汤屿

  要求:所有教师积极参与磨课,提出意见与建议,优化教学环节,整理日常教学材料。

  行动流程:

  1. 组内研讨,确定研究主题及课例展示人员;

  2. 确定课例汇报授课内容,并在组内多次说课议课;

  3. 开展课例展示课程活动并组织评课;

  4. 形成课例研究汇报。

  五、实践过程

  授课内容:《世界杯竞猜》

图5.png

  教学目标:

  1.会用线段图分析简单的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2.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精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出示:1、一辆货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欢欢2分钟走100米,他每分钟走多少米?

  3、淘淘每分钟跑100米,跑完300米,需要几分钟?

  学生说算式和等量关系式。

  师: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生活,进一步研究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问题。(板书:相遇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回顾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后面分析、解决相遇问题的教学做铺垫。

  第二部分:分析题意,自主尝试,展示交流,解决问题。

  多媒体出示题目:乐乐和欢欢两人同时从自己家里出发,相向而行,乐乐每分钟走60米,欢欢每分钟走40米,4分钟后两人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环节一:找数学信息,理解关键词;

  1、学生读题,找关键词。

  2、理解关键词“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相距”。

  学生上台演示“相遇”。

图8.jpg

  师:在生活中,像这样两个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相遇,叫做相遇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直观演示,有效地帮助学生精准理解相遇问题的关键词,使学生初步感知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

  环节二:画线段图,尝试解答;

  学生独立画图。

  1、同桌交流,说一说线段图上的数量关系。

  3、学生尝试列式解答。

  4、展示交流,学生讲解思路。

  预设:

  方法1----- 60×4+ 40×4 =400米

  方法2-----(60+40)×4 =400米

  设计意图: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画图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环节三:归纳概括,总结方法。

  师生共同梳理,概括解题方法。

  方法一: 甲速×时间 + 乙速×时间 =总路程

  方法二:(甲速+乙速)×时间=总路程

  设计意图:在归纳概括中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进一步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

  环节四:寻找关联,建构数学模型。

  1、回顾“速度×时间=路程”,沟通解题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万变不离齐踪”

  2、师生共同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一圈,二画,三算,四验。

  设计意图: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打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结构化的思维。小结解题步骤,给学生解决一般问题提供有效的脚手架。

  第三部分: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看图编题:

  1、

  

image.png


  2、

  

image.png


  设计意图:“看图编题”,进一步巩固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内化新知。体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优势。在逆向推理中,感受一题多变,发展学生的思维。

  3、思维拓展:

  1、 世界杯竞猜初中部的环形跑道长800米,乐乐和轩轩同时同地背向而行,乐乐每分钟跑220米,轩轩每分钟跑180米,几分钟后两人相遇?

  

image.png


  设计意图:思维拓展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总结反思。

  设计意图:问题开放,思维开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六、观课评课记录。

  汇报课结束之后,全体教师集中进行了评课议课。

图21.jpg

  小数组马月央老师对这堂课进行了点评:1.课堂教学的设计独具匠心,实用,高效;2.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教师的引导者、合作者、交流者的作用;3.本堂课很好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思维的培养,在评价和反馈时特别注重孩子的不同思维,及时的鼓励、肯定,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图22.jpg

  邹校长对本节课进行评议和指导:

  1. 重视学生体验、感知、表达、归纳的能力,不管是哪个学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非常重要,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感知所学的内容,有参与感。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去研究、去思考;

  2. 教师的准备工作很充分,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能准确的、具体的去评价、鼓励和引导学生,比如在课堂中邹老师对学生说“你很会思考”、“你的图画的非常好”、“你画图用的尺子”等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教学设计很完整、规范,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步骤以及设计意图清晰明了。

图23.jpg

  最后,熊校长做了总结:一堂课要追求有效、高效。而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不能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来判断。要根据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学生学得好不好,老师是否使学生在教师教育行为的影响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当中,主动地去建构知识,主动地去探究知识,最后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有没有主动地在参与,是评价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

图24.jpg

  七、总结

  教学似登山,不在一朝,愿我们常磨砺,拾级层层递。相信我们研究的脚步永不停驻,愿我们在追求理想课堂的过程中,能寻找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通讯员:吴紫慧

图片:汤屿、刘俊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语’你同行,‘言’以致远
下一篇:最后一页

  投诉建议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建议:196838679@qq.com

举报:196838679@qq.com

  • Copyright © 3ekze54.findingkaren.com  鄂ICP备08006893号  
  • 网站维护:叶睿 / 15337333444   随州炎帝科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