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随州外国语世界杯竞猜小学部北校区!返回主站
  • 北校区全景图
  • 北校-学习
  教师发展

文字也有味道
2022-03-14 08:57:12   来源:北校区    点击:

  文字也有味道

  当花季轮回时,我们可以置身于美妙的境地欣赏花的味道;当身心疲惫而饥肠辘辘时,我们可以尽情品味菜肴的味道;当埋头于书海感叹文化长河中的沧海桑田,我们可以体会到文字的味道。冰冷的文字会有何种味道?黄吉鸿老师的《世界杯竞猜》一书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文字的多情和妩媚,肆意与潇洒,跟着黄老师的脚步沉浸于这本书时,更让我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卑微和渺小,作为语文老师的我竟从来没有去品尝过文字的真实味道,似乎也从未走进过那一本小小教材背后的大千世界。

  一、文本解读见解独到

  有人说,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具有三个力:文本解读力、教学设计力和课堂执行力。可见后两者是基于文本解读能力产生的,能否把文本解读清楚、明朗是能否产生一堂好课的关键。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谈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也说到:“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在《世界杯竞猜》一书中,黄老师对每一篇教材的独到解读和切入点都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样的教过几遍的课文在黄老师的独特剖析下便能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着你要进一步去探索,去感受,去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欣赏文本理解文本,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例如:《世界杯竞猜》这篇课文,“在清水田里,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黄老师认为一个“钓”字足以传递出十分神韵,于是便只为这一字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剖析。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钓鱼赋予白鹭以人的雅兴,悠闲。“清水田”“玻璃框”“水墨画”和“镜框”都因一个“钓”字而达到了整体的统一。紧紧抓住一个字便能将文本深入的情感与情境自然而然的呈现在学生眼前,让文本理解水到渠成。读到此处让我想到王崧舟老师在解读《世界杯竞猜》一文时,曾说道文中几次用到叠音词: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作者为什么不说“很尖”“很圆”“很弯”,而要说“尖尖”“圆圆”“弯弯”呢?原来正是这些叠音词使草叶、荷叶、谷穗的特征更加形象,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另外还表达了作者对草叶、荷叶和谷穗那种亲切与爱怜的情感。这些表达效果恐怕只有叠音词才能实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一个关键的字、词、甚至是标点,都往往会冲破其常规用法而凸显人物的心境,心绪和心态,以传达出作者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和独特的表现力。

  二、文化底蕴厚度十足

  一堂好课所呈现的教学内容背后有时远远不只是一篇文章知识点的渗透与探索, 黄老师之所以有如此独到的见解,是因为他是带着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大量的文本背景资料而读的,可以说是真正的有“备”而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而对于黄老师而言可以说是他经常为了这一碗水而恨不能拥有长江黄河,他在解读文本时,会去读作者的原文,读作者的相关作品,读其他人对作品的评价。例如:在解读老舍的系列作品时,他能做到把老舍全部作品集买来,辛苦读完。往往一个教学经验上十年的老师也未必会有这样的苦读。同样黄老师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得益于他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对诗词古韵的热爱让他在解读文本时可以带着学生一起穿梭于唐时宋日,深深迷醉于诗歌词赋,感受文字独特的味道。如果没有他的探索和引领,也许学生记得的只是《世界杯竞猜》中辛弃疾表面的欢乐,而永远也不知道他内心的苦楚。所以说,我们为什么缺少文本解读的功力?其根本原因也许就是我们不爱读书,不善读书,黄老师正是因为有如此厚度的阅才有了对一个作者的作品比较深度、深刻、完整的体认,才能成就一堂堂的好课,正所谓以“读”解读。

  三、组织教学视角准确

  我们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无论我们将文本解读的多么深入和透彻,我们的自身多么完善,我们都不能丢掉一个实事,那就是我们的落地是为了帮助学生,只有学生懂了我们的解读才算是有效的,因此黄老师一直强调一点就是要以儿童视野去思考阅读教学的组织引领。确实如此,只有从儿童角度出发,关注儿童学习的“起点”“趣点”甚至是“盲点”,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到儿童的内心和情感,就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魅力和文字的味道, 例如:在黄老师解读《世界杯竞猜》这一单元时,他紧紧抓住了学生的问题:为什么“故乡月”让作者难忘?季老为什么喜欢“小月亮”,这个“小”是什么意思?抓住了这些问题也就抓住了学生与课文的连接点,也就能够站在儿童的视角去感受文本的深层情感。成人的思考有其独特的角度,但只有遵循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入浅出,才能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儿童、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

  记得《世界杯竞猜》一书中曾提到“深度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培植学生的思维和思想,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仅要挖掘一看便知的文本外显价值,更要善于挖掘文本的内隐价值。”可见文本解读得越细腻,越深入,课堂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的设计就会越符合文本逻辑和学生的需要。而黄老师对每一篇文章都能够沉入进去,去感受它的内涵和韵味,去体会它的节奏和韵律,让自己陶醉期中,品味其弥之久远的味道。

  文字记录了作者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别样的人生;文字创造了奇迹,让我们了解到尘封已久的过往烟云。只有带着孩子们真正走进文字,去感受文字的味道,才能让他们通向未知的远方。


编辑:尹雪娇

审核:张银中

上传:熊川川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数学做教育
下一篇:曼妙的数学教学

  投诉建议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建议:196838679@qq.com

举报:196838679@qq.com

  • Copyright © 3ekze54.findingkaren.com  鄂ICP备08006893号  
  • 网站维护:叶睿 / 15337333444   随州炎帝科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