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妙的数学教学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陆陆续续看完了这本书。但,每次我都看得回味无穷,不得不感叹写得真好!作为青年教师,我心里默默感叹,被张老师教过的孩子真幸福,能与张老师成为同事肯定也幸福,倘若能见到张老师,亲自听听张老师的教诲绝对是最幸福的事。
在每一次的阅读和学习中,我都能从张老师的案例课上发现金句。例如:“教育最难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而是改变学生的观念和思考方式”,“你一定不能轻视看起来没用的信息。当你逐渐长大和人交往的时候,也一定不要轻视、不尊重每一位你认为对你没用的人”,“解决问题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急于解决问题。我们解决问题前先把问题放下来,然后用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问题本身进行审问,审着审着问题就解决了”。张老师的每一句语言都曼妙无比,仿佛蕴含着魔力,让我着迷似的思索其中的道理,获益颇多。
然而,让人感到曼妙的不仅仅是张老师的教学语言,更是课堂上张老师授课时引导孩子的方法与态度。每一堂课的内容都让我叹为观止,每一堂课的内容都让我为之欢喜,每一堂课的内容都让我的思维生成了不一样的撞击,每一堂课的内容都给我浅薄的教学生涯注入一道不一样的亮光。
在每一次的阅读和学习中,我的思想都会接受一轮新的冲击:“数学教学还可以如此曼妙?”张老师的全景数学教育理念,强调“全景数学育全人”,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他做的是“目中有人”的教育,与当下只有书本、进度、分数的数学教学完全不同。他还原人本,将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归于育人,关注人的发展。在课堂上,他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答对了,是启发和帮助别人;答错被指出,自己就消灭了一个盲点。在这种育人理念的引导下,他的数学课堂氛围热烈、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动力被激发,一个个生命在数学课堂上自由绽放。
在阅读完22个精彩的案例后,我不仅思索如何才能让数学教学如此曼妙呢?
一、突破传统理念局限,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在书本中,张老师在首页便提出了现如今小学数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究其根本,还是教师被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所局限。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得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不能摆脱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束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为最终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是以教材内容为中心,主要关注的内容是如何学习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因此数学教学的综合质量并没有得到提升和拓展。
对此,我们在落实课程标准时,要把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第一位。无论是编制课程、实施教学,还是进行考査评价,都要尽可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尽可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激情和愿望,努力让数学学习成为孩子童年生活中一件幸福的事情。
二、通过阅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世界杯竞猜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书。没有阅读的世界杯竞猜,它不是世界杯竞猜;没有阅读的教育,它不是教育;没有阅读的教师,会停滞不前。读书能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读书与学习。
阅读可以帮助教师完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师,应该具有与其专业相配套的“专业知识结构”。阅读可以帮助教师深化本体性知识、丰富条件性知识、强化实践性知识。通过阅读,教师可以丰富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强化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还可以提升教师的话语水平、提高教育理解力和反思能力。
阅读还可以帮助教师生成专业智慧,教师的这种专业智慧体现在智慧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教学过程。托尔斯泰说“书是智慧的钥匙”,生成教师的专业智慧,需要教师手捧一卷,沉浸其中,与各种思想进行智慧的对话。阅读可以促进智慧实践,书中的人文精神会影响着教师的一言一行,使教师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这直接促进了教师的智慧实践的发展;其次,专业阅读使教师进入了一种研究的状态,在研究中进行阅读,教师行动也就带有研究性;再次,阅读还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实践提供支撑。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进行优秀的阅读,不断完善自身,努力成就学生。
三、注重思维培养,构建思维体系
数学是一种思维。作为一个数学人,我们一直讲的是数学注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遇到实践操作时,没有铁皮我们会选择用纸代替,这是我认为自然而然地想法。但是张老师却把这个问题拿出来问学生,学生给了两个答案,用纸代替,画图代替,没有剪刀呢?用笔代替,画线代替。对此,张老师的解读是:“学生的做可以分为很多种,动手做一做是做,做题的做也是做,思维做题也是做,思维做才是高阶的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让学生学会去思维才是我们教师时时刻刻要思考的问题。
其次,目前我们所注重的思维培养更多的是局部精致化的分析思维,而张老师的全景式数学教学却是在改变这种思维模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建立系统的思维框架和解决模型。这样,学生一旦学会一个例题,剩余的各个例题完全可以自学,而且势如破竹。因此,作为新教师,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多思考如何把目前的教学从局部、点状、封闭的分析性思维,变为整体、系统、开放的结构化思维,让学生在整座原始森林中思考一棵树,再通过一棵树思考整座原始森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慢慢培养出具有全景能力的学生。
在张老师的全景式数学教学案例中,我看到了不同的孩子尝试着从不同的路径去理解数学、看待数学,相信未来的他们也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最终成长为有思想的人。这真是一种曼妙的教学啊!
编辑:张思梦
审核:张银中
上传:熊川川